pos机怎么用

支付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来自监管的产业合规大考验。

支付行业正在经历一次来自监管的产业合规大考验。


10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加强条码与银行卡POS的监管。2022年3月1日执行,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整个支付行业都将对这一文件,进行平衡市场与合规的“解题”。


藉此,笔者也猜想下,支付行业会如何解题。


条码支付怎么限


关于整个文件重点,笔者在《央行新规解读:个人码收款受限、POS一机一户落地》上有所解读,重新再看对于条码支付,新规的三个主要要求是:


1. 限制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; 

2. 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进行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; 

3. 制定收款条码分类管理制度,区分个人码和特约商户码。 


那么支付行业到底会如何落实这三个要求呢? 


对于非面对面的限制,可能有三个方向。


一是从商户码的角度出发,完全禁止非面对面交易。任何商户码,被拍照远程发送之后,均不能进行支付,具体情况可参考公众号的登录方式。公众号登录页面的二维码被截图之后,再远程发送,图片接收者无法通过自身手机长按识别该二维码。但接收者可以借助另一个手机展示二维码,再扫一扫既可识别并完成登录。单纯方式的角度来说,并不好限制非面对面交易。


二是从个人支付者的角度出发,则可以通过定位来限制。在个人支付者进行支付时,要求进行实时定位,如发现支付者并不在商户码注册所在地,则可以禁止交易。这一方案的前提是,需要用户提供定位信息,否则无法支付。


三是允许一定交易次数,监测异常后禁止,并引导申请白名单。《通知》也明确了,确实有非面对面需求的,可以加入白名单机制。这就存在一个定性和需求动态转变的问题,例如一开始商户没有线上需求,但随着线上化需求明显,而增加了线上收款需求,这部分群体如何引导。此外,如果完全禁止线上收款功能,则大大削弱了中小商户的数字化转型能力。所以,很有可能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风控系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提供一定的商户码线上交易笔数、频次、金额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《通知》也存在缓和空间,只是“原则上”禁止,那么原则是什么呢?


再探讨第二个问题,个人收款条码不得进行经营活动,这又该如何限制?


其实现在支付应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,引导部分可能有经营活动的用户,申请商户码。其判断的维度包括支付的频次、金额等。比如微信支付在收款超过一定金额之后,会提醒用户开通微众银行的II类户。相信支付巨头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经营活动,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监管要求。


第三个问题,区分个人码与商户码。这在征求意见稿阶段,被划分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负责。但《通知》是要求,银行、支付机构、清算机构等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自行负责。这其实与第二个问题是有一定类似,在鉴别用户的经营活动之后,也就区别了个人码与商户码。不同的是,支付巨头可以在码的申请之初,就明确地向用户展示个人码与商户码的不同申请渠道。而在具体的商户经营中,则通过大数据鉴别能力,引导个人码升级为商户码。


总的来说,这一套条码支付政策落地下来,给支付巨头带来不小压力,但对于聚合支付是较大让利,预计许多商户会将商户静态码转变成动态码,个人码升级为商户码、聚合码,这也顺带给机具厂商带来不小的红利。


银行卡POS监管下的套现


条码支付终端监管,“考”的更多是支付巨头。而银行卡POS,则可能让很多收单机构犯难了,特别是套现业务存量较大的机构,这是一个千亿,甚至万亿的市场。


在终端生产厂商方面。要求“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受理终端序列号”,并且在银行卡POS终端生产后,在交付给支付机构、银行使用前,需要向管理平台(清算机构搭建,主要是银联)报送银行卡受理终端序列号及序列号密钥、银行和支付机构等收单机构名称。 


从生产环节上,已经是限死,支付机构很难迫使生产厂商“留后门”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这对于终端厂商是一种政策保护。 


在入网环节。要求“1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只能对应1个特约商户”,此外进行5要素收集:


央行支付终端新规落地后,机构会怎么改?(图3)


如果终端厂商的一机一码,入网的一机一户完全落地,当下的套现产业会遭受重创。 


以前,银行卡POS可以自由选择商户类型,俗称“手动挡”,而在2019年年中,银联对成员机构下发通知,为贯彻85号文要求,严禁存在一机多商户违规情形,包括终端用户自选、App用户自选、微信公众号自选、优惠券自选等各类衍生手段。


随后,“自动挡”时代来临,许多收单机构借助自身庞大的商户池,自动的给POS推送不同的商户编码,以便利套现需求。也就是说,一机多户间接上仍然存在。具体表现在,同一台的支付终端,产生了不同特约商户编码的交易。这是本次《通知》禁止的,支付受理终端序列号需要与特约商户编码匹配,一台POS只能出现一种商户编码的交易。


通过套现获利的核心玩法就是“跳码”,改变商户的类型,通过费率差来盈利。终端交易限死的情况下,或许进件环节有文章可做。 


值得一提的是,《通知》对没有定位的POS要求为“收单机构应当确保其被用于特约商户固定经营场所和合法合规用途。”但并没有详细要求如何合法合规,完全将权责下放给收单机构评定,有很大想象空间。


无论如何,《通知》严格执行,留给产业的可操作空间并不大,不过也需要看人民银行、银联等机构的检查逻辑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套现需求始终存在,POS套现一旦衰弱,则可能传导到另一个产品甚至产业。 


近日,扬州破获的“4·08”特大非法经营案,就利用银行鼓励信用卡绑定移动支付应用并返现,以及银行便民政策来获利。此外,从2020年年初开始,陆续有银行“拉黑”收单机构,业界普遍认为防范套现、薅积分羊毛等行为。与此同时,银行还鼓励用户将信用卡绑定支付应用,并给予更高的积分。一抑一扬,未来,POS监管加强的情况下,是否条码支付会沦为新的套现场,手机POS、碰一碰等产品是否会牵连,这有待观察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支付机构查询_POS机怎么办理

填写信息,pos机具领取

请填写您的邮箱地址,我们将回复您的电子邮件